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正文

比less/sass更便捷的新一代CSS编写方式

wxin55 2024-11-08 14:41 11 浏览 0 评论

随着 Facebook 和 Twitter 最近的产品部署,我认为一个新的趋势正在缓慢增长:Atomic CSS-in-JS

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将看到什么是Atomic CSS(原子 CSS),它如何与 Tailwind CSS 这种实用工具优先的样式库联系起来,目前很多大公司在 React 代码仓库中使用它们。

由于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,所以我不会去深入探讨它的利弊。我只是希望能帮助你了解它的大致内容。

先抛出一个令人开心的结论,新的 CSS 编写和构建方式让 Facebook 的主页减少了 80% 的 CSS 体积

什么是原子 CSS?

你可能听说过各种 CSS 方法,如 BEM, OOCSS…

<button class="button button--state-danger">Danger button</button>

现在,人们真的很喜欢 Tailwind CSS 和它的 实用工具优先(utility-first) 的概念。这与 Functional CSS 和 Tachyon 这个库的理念非常接近。

<button
  class="bg-blue-500 hover:bg-blue-700 text-white font-bold py-2 px-4 rounded"
>
  Button
</button>

用海量的实用工具类(utility classes)组成的样式表,让我们可以在网页里大显身手。

原子 CSS 就像是实用工具优先(utility-first)CSS 的一个极端版本: 所有 CSS 类都有一个唯一的 CSS 规则。原子 CSS 最初是由 Thierry Koblentz (Yahoo!)在 2013 年挑战 CSS 最佳实践时使用的。

/* 原子 CSS */
.bw-2x {
  border-width: 2px;
}
.bss {
  border-style: solid;
}
.sans {
  font-style: sans-serif;
}
.p-1x {
  padding: 10px;
}
/* 不是原子 CSS 因为这个类包含了两个规则 */
.p-1x-sans {
  padding: 10px;
  font-style: sans-serif;
}

使用实用工具/原子 CSS,我们可以把结构层和表示层结合起来:当我们需要改变按钮颜色时,我们直接修改 HTML,而不是 CSS!

这种紧密耦合在现代 CSS-in-JS 的 React 代码库中也得到了承认,但似乎 是 CSS 世界里最先对传统的关注点分离有一些异议。

CSS 权重也不是什么问题,因为我们使用的是最简单的类选择器。

我们现在通过 html 标签来添加样式,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儿:

  • 我们增加新功能的时候,样式表的增长减缓了。
  • 我们可以到处移动 html 标签,并且能确保样式也同样生效。
  • 我们可以删除新特性,并且确保样式也同时被删掉了。
  • 可以肯定的缺点是,html 有点臃肿。对于服务器渲染的 web 应用程序来说可能是个缺点,但是类名中的高冗余使得 gzip 可以压缩得很好。同时它可以很好地处理之前重复的 css 规则。

    一旦你的实用工具/原子 CSS 准备好了,它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或增长。可以更有效地缓存它(你可以将它附加到 vendor.css 中,重新部署的时候它也不会失效)。它还具有相当好的可移植性,可以在任意其他应用程序中使用。

    实用工具/原子 CSS 的限制

    实用工具/原子 CSS 看起来很有趣,但它们也带来了一些挑战。

    人们通常手工编写实用工具/原子 CSS,精心制定命名约定。但是很难保证这个约定易于使用、保持一致性,而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臃肿。

    这个 CSS 可以团队协作开发并保持一致性吗?它受巴士因子的影响吗?

    巴士系数是软件开发中关于软件专案成员之间讯息与能力集中、未被共享的衡量指标,也有些人称作“货车因子”、“卡车因子”(lottery factor/truck factor)。一个专案或计划至少失去若干关键成员的参与(“被巴士撞了”,指代职业和生活方式变动、婚育、意外伤亡等任意导致缺席的缘由)即导致专案陷入混乱、瘫痪而无法存续时,这些成员的数量即为巴士系数。

    你还需要预先开发好一个不错的实用工具/原子样式表,然后才能开始开发新功能。

    如果实用工具/原子 CSS 是由别人制作的,你将不得不首先学习类命名约定(即使你知道 CSS 的一切)。这种约定是有主观性的,很可能你不喜欢它。

    有时,你需要一些额外的 CSS,而实用工具/原子 CSS 并不提供这些 CSS。没有约定好的方法来提供这些一次性样式。

    Tailwind 赶来支援

    Tailwind 使用的方法是非常便捷的,并且解决了上述一些问题。

    它通过 Utility-First 的理念来解决 CSS 的一些缺点,通过抽象出一组类名 -> 原子功能的集合,来避免你为每个 div 都写一个专有的 class,然后整个网站重复写很多重复的样式。

    传统卡片样式写法:

    Tailwind 卡片样式写法:

    它并不是真的为所有网站提供一些唯一的实用工具 CSS,取而代之的是,它提供了一些公用的命名约定。通过一个配置文件,你可以为你的网站生成一套专属的实用工具 CSS。

    ssh 注:这里原作者没有深入介绍,为什么说是一套命名约定呢而不是生成一些定死的 CSS 呢?

    举几个例子让大家感受一些,Tailwind 提供了一套强大的构建系统,比如默认情况下它提供了一些响应式的断点值:

    // tailwind.config.js
    module.exports = {
      theme: {
        screens: {
          'sm': '640px',
          // => @media (min-width: 640px) { ... }
    
          'md': '768px',
          // => @media (min-width: 768px) { ... }
    
          'lg': '1024px',
          // => @media (min-width: 1024px) { ... }
    
          'xl': '1280px',
          // => @media (min-width: 1280px) { ... }
        }
      }
    }

    你可以随时在配置文件中更改这些断点,比如你所需要的小屏幕 sm 可能指的是更小的 320px,那么你想要在小屏幕时候采用 flex 布局,还是照常写 sm:flex,遵循同样的约定,只是这个 sm 已经被你修改成适合于项目需求的值了。

    在比如说,Tailwind 里的 spacing 掌管了 margin、padding、width 等各个属性里的代表空间占用的值,默认是采用了 rem 单位,当你在配置里这样覆写后:

    // tailwind.config.js
    module.exports = {
      theme: {
        spacing: {
          '1': '8px',
          '2': '12px',
          '3': '16px',
          '4': '24px',
          '5': '32px',
          '6': '48px',
        }
      }
    }

    你再去写 h-6(height), m-2(margin), mb-4(margin-bottom),后面数字的意义就被你改变了。

    也许从桌面端换到移动端项目,这个 6 代表的含义变成了 6rem,但是这套约定却深深的印在你的脑海里,成为你知识的一部分了。

    Tailwind 的知识可以迁移到其他应用程序,即使它们使用的类名并不完全相同。这让我想起了 React 的「一次学习,到处编写」理念。

    我看到一些用户反馈说,Tailwind 提供的类名能覆盖他们 90% - 95% 的需求。这个覆盖面似乎已经足够广了,并不需要经常写一次性的 CSS 了。

    此时,你可能想知道为什么要使用原子 CSS 而不是 Tailwind CSS?强制执行原子 CSS 规则的一个规则,一个类名,有什么好处?你最终会得到更大的 html 标签和更烦人的命名约定吗?Tailwind 已经有了足够多的原子类了啊。

    那么,我们是否应该放弃原子 CSS 的想法,而仅仅使用 Tailwind CSS?

    Tailwind 是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,但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:

  • 需要学习一套主观的命名约定
  • CSS 规则插入顺序仍然很重要
  • 未使用的规则可以轻松删除吗?
  • 我们如何处理剩下的一次性样式?
  • 与 Tailwind 相比,手写原子 CSS 可能不是最方便的。

    和 CSS-in-JS 比较

    CSS-in-JS 和实用工具/原子 CSS 有密切关系。这两种方法都提倡使用标签进行样式化。以某种方式试图模仿内联样式,这让它们有了很多相似的特性(比如在移动某些功能的时候更有信心)。

    Christopher Chedeau 一直致力于推广 React 生态系统中 CSS-in-JS 理念。在很多次演讲中,他都解释了 CSS 的问题:

    1. 全局命名空间
    2. 依赖
    3. 无用代码消除
    4. 代码压缩
    5. 共享常量
    6. 非确定性(Non-Deterministic)解析
    7. 隔离

    实用工具/原子 CSS 也解决了其中的一些问题,但也确实没法解决所有问题(特别是样式的非确定性解析)。

    如果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,那我们能否同时使用它们呢?

    探索原子 CSS-in-JS

    原子 CSS-in-JS 可以被视为是“自动化的原子 CSS”:

  • 你不再需要创建一个 class 类名约定
  • 通用样式和一次性样式的处理方式是一样的
  • 能够提取页面所需要的的关键 CSS,并进行代码拆分
  • 有机会修复 JS 中 CSS 规则插入顺序的问题
  • 我想强调两个特定的解决方案,它们最近推动了两个大规模的原子 CSS-in-JS 的部署使用,来源于以下两个演讲。

    React-Native-Web at Twitter (更多细节在Nicolas Gallagher 的演讲)。

    Stylex at Facebook (更多细节在Frank Yan 的演讲)。

    也可以看看这些库:

  • Styletron
  • Fela
  • Style-Sheet
  • cxs
  • otion
  • css-zero
  • ui-box
  • style9
  • stitches
  • catom
  • React-Native-Web

    React-Native-Web 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库,让浏览器也可以渲染 React-Native 原语。不过我们这里并不讨论跨平台开发(演讲里有更多细节)。

    作为 web 开发人员,你只需要理解 React-Native-Web 是一个常规的 CSS-in-JS 库,它自带一些原始的 React 组件。所有你写 View 组件的地方,都可以用 div 替换。

    React-Native-Web 的作者是 Nicolas Gallagher,他致力于开发 Twitter 移动版。他们逐渐把它部署到移动设备上,不太确定具体时间,大概在 2017/2018 年左右。

    从那以后,很多公司都在用它(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、Flipkart、Uber、纽约时报……),但最重要的一次部署,则是由 Paul Armstrong 领导的团队在 2019 年推出的新的 Twitter 桌面应用。

    Stylex

    Stylex 是一个新的 CSS-in-JS 库,Facebook 团队为了 2020 年的 Facebook 应用重构而开发它。未来可能会开源,有可能用另一个名字。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React-Native-Web 的作者 Nicolas Gallagher 被 Facebook 招安。所以里面出现一些熟悉的概念一点也不奇怪。

    我的所有信息都来自演讲 :),还需要等待更多的细节。

    可扩展性

    不出所料,在 Atomic CSS 的加成下,Twitter 和 Facebook 的 CSS体积都大幅减少了,现在它的增长遵循的是对数曲线。不过,简单的应用则会多了一些 初始体积

    Facebook 分享了具体数字:

  • 旧的网站仅仅首页就用了 413Kb 的 CSS
  • 新的网站整个站点只用了 74Kb,包括暗黑模式
  • 源码和输出

    这两个库的 API 看起来很相似,但也很难说,因为我们对 Stylex 了解不多。

    值得强调的是,React-Native-Web 会扩展 CSS 语法糖,比如 margin: 0,会被输出为 4 个方向的 margin 原子规则。

    以一个组件为例,来看看旧版传统 CSS 和新版原子 CSS 输出的区别。

    <Component1 classNames="class1" /> <Component2 classNames="class2" />
    .class1 {
      background-color: mediumseagreen;
      cursor: default;
      margin-left: 0px;
    }
    .class2 {
      background-color: thistle;
      cursor: default;
      jusify-content: flex-start;
      margin-left: 0px;
    }

    可以看出这两个样式中 cursormargin-left 是一模一样的,但它在输出中都会占体积。

    再来看看原子 CSS 的输出:

    <Component1 classNames="classA classC classD" />
    <Component2 classNames="classA classB classD classE" />
    class a {
      cursor: default;
    }
    class b {
      background-color: mediumseagreen;
    }
    class C {
      background-color: thistle;
    }
    class D {
      margin-left: 0px;
    }
    class E {
      jusify-content: flex-start;
    }

    可以看出,虽然标签上的类名变多了,但是 CSS 的输出体积会随着功能的增多而减缓增长,因为出现过一次的 CSS Rule 就不会再重复出现了。

    生产环境验证

    我们看看 Twitter 上的标签是什么样子的:

    现在,让我们来看看新 Facebook:

    很多人可能会被吓到,但是其实它很好用,而且保持了 可访问性。

    在 Chrome 里检查样式可能有点难,但 devtools 里就看得很清楚了:

    CSS 规则顺序

    与手写的工具/原子 CSS 不同,JS 库能让样式不依赖于 CSS 规则的插入顺序。

    在规则冲突的情况下,生效的不是标签上 class attribute 中的最后一个类,而是样式表中最后插入的规则。

    以这张图为例,我们期望的是书写在后blue 类覆盖前面的类,但实际上 CSS 会以样式表中的顺序来决定优先级,最后我们看到的是红色的文字。

    在实际场景中,这些库避免在同一个元素上写入多个规则冲突的类。它们会确保标签上书写在最后的类名生效。其他的被覆盖的类名则被规律掉,甚至压根不会出现在 DOM 上。

    const styles = pseudoLib.create({
      red: {color: "red"},
      blue: {color: "blue"},
    });
    
    // 只会输出 blue 相关的 CSS
    <div style={[styles.red, styles.blue]}>
      Always blue!
    </div>
    
    // 只会输出 red 相关的 CSS
    <div style={[styles.blue, styles.red]}>
      Always red!
    </div>

    注意:只有使用最严格的原子 CSS 库才能实现这种可预测的行为。

    如果一个类里有多个 CSS 规则,并且只有其中的一个 CSS 规则被覆盖,那么 CSS-in-JS 库没办法进行相关的过滤,这也是原子 CSS 的优势之一。

    如果一个类只有一个简单的 CSS 规则,如 margin: 0,而覆盖的是 marginTop: 10。像 margin: 0 这样的简写语法被扩展为 4 个不同的原子类,这个库就能更加轻松的过滤掉不该出现在 DOM 上的类名。

    仍然喜欢 Tailwind?

    只要你熟悉所有的 Tailwind 命名约定,你就可以很高效的完成 UI 编写。一旦你熟悉了这个设定,就很难回到手写每个 CSS 规则的时代了,就像你写 CSS-in-JS 那样。

    没什么能阻止你在原子 CSS-in-JS 的框架上建立你自己的抽象 CSS 规则,Styled-system 就能在 CSS-in-JS 库里完成一些类似的事情。它基于一些约定创造出一些原子规则,在 emotion 中使用它试试:

    import styled from '@emotion/styled';
    import { typography, space, color } from 'styled-system';
    
    const Box = styled('div')(typography, space, color);

    等效于:

    <Box
      fontSize={4}
      fontWeight="bold"
      p={3}
      mb={[4, 5]}
      color="white"
      bg="primary"
    >
      Hello
    </Box>

    甚至有可能在 JS 里复用一些 Tailwind 的命名约定,如果你喜欢的话。

    先看些 Tailwind 的代码:

    <div className="absolute inset-0 p-4 bg-blue-500" />

    我们在谷歌上随便找一个方案,比如我刚刚发现 react-native-web-tailwindcss:

    import { t } from 'react-native-tailwindcss';
    
    <View style={[t.absolute, t.inset0, t.p4, t.bgBlue500]} />;

    就生产力的角度而言,并没有太大的不同。甚至可以用 TS 来避免错别字。

    结论

    这就是我要说的关于原子 CSS-in-JS 所有内容。

    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大型生产部署中使用过原子 CSS、原子 CSS-in-JS 或 Tailwind。我可能在某些方面是错的,请随时纠正我。

    我觉得在 React 生态系统中,原子 CSS-in-JS 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趋势,我希望你能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。

    感谢阅读。

    相关推荐

    黑客工具sqlmap,带你了解什么师sql注入

    1、sqlmap介绍sqlmap是一款支持MySQL,Oracle,PostgreSQL,MicrosoftSQLServer,MicrosoftAccess,IBMDB2,SQL...

    Web网络安全漏洞分析,SQL注入原理详解

   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了Web网络安全漏洞分析SQL注入的原理详解,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,希望能够有所帮助,祝大家多多进步,早日升职加薪一、SQL注入的基础1.1介绍SQL注入SQL注入就是指We...

    sql注入、文件上传、文件包含(sql注入数据提交的类型)

    在owasp年度top10安全问题中,注入高居榜首。SQL注入攻击指的是通过构建特殊的输入作为参数传入Web应用程序,而这些输入大都是SQL语法里的一些组合,通过执行SQL语句进而执行攻击者所要...

    比较常见类型漏洞讲解(三):SQL注入(一)

    比较常见类型漏洞讲解(一)比较常见类型漏洞讲解(二):文件上传这里继续介绍比较容易找到的不同类型的漏洞。演示准备目标主机:Metasploitable2攻击目标:目标主机的dvwa系统攻击机:Kali...

    警惕SQL注入:检测与防御的实战指南

   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,软件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。SQL注入作为一种常见且危害巨大的安全漏洞,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。对于测试人员来说,掌握发现和解决SQL注入漏洞的方法是保障软件质量和安全的...

    SQL注入的原理和危害(sql注入的原理及危害)

    什么是SQL注入SQL注入是发生在web端的安全漏洞,实现非法操作,欺骗服务器执行非法查询,他的危害有会恶意获取,甚至篡改数据库信息,绕过登录验证,原理是针对程序员编写时的疏忽,通过执行SQL语句,实...

    科普基础 | 最全的SQL注入总结(sql注入是干嘛的)

    0x01SQL注入原理当客户端提交的数据未作处理或转义直接带入数据库,就造成了sql注入。攻击者通过构造不同的sql语句来实现对数据库的任意操作。0x02SQL注入的分类按变量类型分:数字型和字符...

    产品经理必备IT技术知识之“什么是SQL注入攻击?

    不少优秀的产品经理都会写一些简单的SQL语句进行数据查询的操作,但是会写SQL语句不代表能写好SQL语句。SQL语句写得不好,就会引发SQL注入攻击。SQL注入攻击是Web开发中最常见的一种安全问题,...

    通过sql注入获取用户名和密码(联通光猫超级用户名超级密码获取)

    1.啥是sql注入sql注入是一种通过操作输入来修改后台sql语句以达到利用代码进行攻击目的的技术2.生成sql注入漏洞的原因总结一句话:对前台传过来的参数没有进行有效的过滤,太相信前端传过来的参数...

    什么是SQL注入攻击(SQL Injection)

    1,定义:在构建数据库SQL语句时,攻击者在参数请求中注入恶意的SQL代码,并在在数据库中执行,操控数据库执行意图之外的操作。2,目的:窃取数据、修改数据、删除数据、绕过身份验证、权限提升,执...

    浅谈SQL注入(sql注入的理解)

    在关于SQL注入,百度的解释是这样的:SQL注入即是指web应用程序对用户输入数据的合法性没有判断或过滤不严,攻击者可以在web应用程序中事先定义好的查询语句的结尾上添加额外的SQL语句,在管理员不知...

    sql注入(sql注入攻击是什么意思)

    SQL注入分类1.数字型注入当输入的参数为整型时,则有可能存在数字型注入漏洞。假设存在一条URL为:HTTP://www.aaa.com/test.php?id=1可以对后台的SQL语句猜...

    SQL注入详解(sql注入总结)

    现在大多数系统都使用B/S架构,出于安全考虑需要过滤从页面传递过来的字符。通常,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接口调用数据库的内容:URL地址栏、登陆界面、留言板、搜索框等。这往往会出现安全隐患,为了更好的保护数据...

    什么是sql注入,这些坑得避开(什么是sql注入,编程时如何避免)

    1、sql注入是什么sql注入就是用户通过输入的参数,拼接到原先的sql中,成为sql的一部分,从而影响sql的功能和执行结果2、sql注入破坏力-小兵破坏力比如原先sql如下s...

    金母鸡量化教学场:pandas—数据挖掘的Python库

    如果你想充分发挥Python的强大作用,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的Python量化师,你应该先学好Pandas。今天就来了解什么是Pandas。与numpy易于处理同种类型数据不同,pandas更加的适合...

   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: